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5日下午,“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文物界泰斗、中国古陶瓷学会原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中国古陶瓷学会原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空军副政委杨英昌中将,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孙庆伟,三明市副市长张文珍,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谢平,中共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出席开幕式...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千年营建、千年持续,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至今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是价值无与伦比的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博物院 为了让河北人民不必舟车劳顿远途跋...
2018年真是个神奇的年份,流传至日本而后下落不明的两件北宋手卷名品:苏轼(1037-1101)《木石图》与李公麟(1049-1106)《五马图》,皆重现人间。 佳士得香港秋拍佳士得香港秋拍 以4.636亿港元成交的苏轼《木石图》,系阿部房次郎旧藏。 中国早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篇3·两宋绘画上》(1988年,文物出版社)、《中国绘画全集2·五代宋辽金1》(1...
甘肃定西市漳县地处西秦岭北支,地质构造复杂奇特。据悉,“千佛石”是溶洞内部经亿万年挤压褶皱和溶蚀作用所形成,实则是漳县具有代表性的石种叠彩石,画面以山水、牡丹、梅花、敦煌壁画为主。展现敦煌风情的观赏石画面层次分明,色差对比明显,不同褶皱曲线所构成图案形似莫高窟千佛洞壁画。 “千佛石”色彩对比明显 观赏石“千佛”画面展示
1月13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在人大代表驻地举办。这是大会现场首次进行“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绢人、蜡果、雕漆……今后,北京这些濒危非遗项目的保护将有法律依据。昨日上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将于1月20日上午表决。 条例草案建立和完善了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后继人才培养...
记者16日从2018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悉,地处洞庭湖畔的孙家岗遗址已揭示逾200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造型精美、器形与纹饰寓意丰富的玉器。 考古专家认为,随着对该遗址的继续挖掘以及对出土文物的整理和研究,一个代表湖南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或文化类型--孙家岗文化将变得更加真实可靠,也将使学界重新审视洞庭湖区史前文化在夏商文明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
图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刘占昆摄 南昌市长:确保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博物馆年内高标准开园 江西省南昌市市长刘建洋16日在此间表示,该市今年将加快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高标准开园。 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资料图) 刘占昆 摄 当天,南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
1月15日,中国古代生肖文化文物展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开展,41件汉代至宋代的生肖文物向市民展出,展出时间将持续到3月1日。 记者发现,除了形态各异的生肖文物(如下图),其中,有两组完整的十二生肖文物引来不少市民围观,一组为唐代红陶制成的兽首人身俑,另一组为明代红陶彩绘十二生肖俑。 据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魏薇介绍,这种兽首人身生肖俑流行于隋唐至宋金时期,其中,唐代的发现最多,...
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那是后来的事,起先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可追溯至汉代甚至更早。应该讲,汉以前出现的山水,多是用于陪衬和烘托画面气氛的程式化、概念化山水;汉以后,虽还作为画面背景,但创作手法开始变得细腻生动,比如魏晋时期的山水,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延续前代,作为人物背景;二是把山水绘成实用性地图;三是独立出来,通过放大山水的画幅比例,凸显它的主要地位,而把人物、车马作为点缀其间的次要部分。...
《天国背通宝》 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铸造,为古铜钱名珍之一。 笔者博展的是一品《天国背通宝》当十银质大钱,1853年,清庭走向腐朽衰落,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民不聊生,风雨飘摇的时局下,太平天国为了宣示能量,铸行了货币,当时的战乱,国力已近衰竭,银比铜要稀贵的多。此品《天国背通宝》银币,铸体规整有加,方正圆矩,地章平坦;钱体厚重字口深峻,长划天版,宋体字,包浆自然;干净穿口细修...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3日在京揭晓。10位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分别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名誉主席冯骥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菊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蔡正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连丽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
1月12日,孙云毅在吹制鸡油黄琉璃艺术品。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博山琉璃自唐代开始成批生产,到明代已初具规模,至清代已成为琉璃制作中心。 孙云毅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研究,不仅让这项文化遗产愈加光彩,还使其入选上合峰会,代表国家文化形象向外宾展示。 孙云毅说,鸡油黄琉璃料器的配方和制作过程...
将细如竹签的麦秆切开、烫平、抛光处理,再将薄如纸片的麦秆拼接起来,按照画好的图样裁剪、上色、装裱,原本是农作物废料的麦秆经过冉艺飞的双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今年52岁的冉艺飞是甘肃省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传承人。她告诉记者,麦秆画源于草编艺术,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已有上千年历史。 冉艺飞介绍,麦秆画融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制作时要将麦秆切开、压平、熨...
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挂上了“国家三级博物馆”的授牌周铁成摄 1月15日,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挂上了“国家三级博物馆”的授牌,在此次国家进行的“国家三级博物馆”第三批评定中,全国仅有4家非国有博物馆获此授牌。 据了解,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红星村,创办人是乡村教师黄信章,他多年收藏了很多民俗老物件儿,想将承载着各个民族文化的这些民俗物品传承下去,让后人可有感受到先...
青年传承人正在刻制年画的木版。钟升摄 年关将至,15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内,5人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正埋首于年画的制作中。今年开始,他们将登上传承的“主舞台”。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每逢春节,苏州家家户户都会贴上一幅桃花坞的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已交到新生代的手中。钟升 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